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和发热,常伴有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 该病起病急骤,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需警惕早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风险。
- 呕吐:多数患儿在发病初期(1-2天内)出现频繁呕吐,可能早于腹泻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影响进食和补液。
- 水样腹泻:呕吐后迅速出现蛋花汤样或黄色水样便,无黏液脓血,每日可达10-20次,伴有酸臭味,易引发脱水。
- 发热:约半数患儿体温升高至37.5℃~39.5℃,可能与病毒血症或继发感染有关。
- 呼吸道症状:30%~50%的患儿早期伴随咳嗽、流涕等表现,易误诊为感冒。
- 脱水信号: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需立即干预,重度脱水可能危及生命。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状态,避免滥用抗生素(轮状病毒为病毒感染),优先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并及时就医处理中重度脱水或并发症(如肠套叠)。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加强卫生管理(如勤洗手、消毒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