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月对账是确保医保基金准确结算的重要环节,主要分为医疗机构端和医保中心端两个层面,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医疗机构端对账流程
-
数据准备与系统操作
-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或医保专用系统录入上月医保结算数据,包括诊疗项目、收费明细等。
-
系统自动生成对账单(明细账3202/总账3201),需核对笔数、金额及分类是否与医保中心一致。
-
-
人工核对与异常处理
-
仔细比对医保中心提供的对账单,检查是否存在差异(如笔数、金额不符)。
-
若发现异常,需及时调整系统数据或联系医保中心核实。
-
-
清算申报
-
对账完成后,提交《定点医疗机构结算汇总表》《费用结算申报表》等材料至医保部门。
-
支持HIS系统直接对接清算,或手动上传电子文件。
-
二、医保中心端对账流程
-
数据接收与审核
-
医保中心接收医疗机构提交的结算数据,核对参保人员信息、医疗费用明细等。
-
系统自动比对医保目录、药品目录等规则,筛选异常数据。
-
-
差异处理与反馈
-
若发现差异,医保中心会通过系统或电话通知医疗机构补正。
-
医疗机构需在指定时间内响应并处理异常数据。
-
-
资金拨付
- 对账通过后,医保中心自动生成拨付指令,将资金划入医疗机构账户。
三、辅助工具与注意事项
-
数据对账软件 :部分医院使用AI技术实现智能比对,提高效率。
-
月结时效 :需在每月5-15日完成对账,避免影响次月结算。
-
异常情况处理 :若对账失败,需检查网络、系统权限或联系技术支持。
-
信息核对 :需同时核对门诊/统筹内/统筹外费用,防止漏项或重复报销。
通过以上流程,可确保医保月对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保障基金安全与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