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不缴纳医保的核心原因包括费用上涨压力大、报销流程繁琐、对制度信任度下降、以及部分群体存在侥幸心理。
医保费用连年上涨,尤其对灵活就业者和低收入人群负担沉重。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从2003年的10元涨至2023年的380元,20年涨幅达37倍,远超收入增速。
报销门槛高、材料复杂让部分人放弃参保。异地就医需提前备案,特殊药品需单独申请,部分慢性病门诊费用不纳入统筹,实际报销比例可能低于预期。
骗保案件频发削弱公众信任。2022年国家医保局曝光5.6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涉嫌违规,部分医院“挂床住院”等行为导致参保人对资金使用效率存疑。
年轻健康群体存在侥幸心理。部分人认为“生病概率低”,转而购买商业保险或自担风险,但突发重疾可能面临数十万元医疗费缺口。
理性评估风险与收益至关重要。 医保仍是基础保障,断缴后不仅无法享受当年报销,恢复参保还可能面临等待期。建议根据经济状况选择档位,优先确保连续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