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治疗纳入医保的具体实施时间尚未全国统一,但2023年起北京、山东、广东等地已率先将部分辅助生殖项目(如试管婴儿)纳入医保报销,预计未来2-3年将逐步推广至更多省份。
目前,国内不孕不育医保政策呈现区域性试点特点。北京于2023年3月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覆盖试管婴儿部分费用;山东、浙江等地也陆续将促排卵、胚胎移植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国家医保局在2022年明确表态支持地方探索,但全国性政策需综合考虑财政承受力和技术普及度,短期内可能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优先试点。
患者需注意三点:一是报销比例和项目因城市而异,例如北京报销上限约1万元/周期;二是需符合医保规定的适应症(如女方年龄限制);三是部分高价药品(如进口促排药)可能仍需自费。建议关注当地卫健委动态,或通过医院医保办查询最新细则。
随着生育支持政策加码,更多省市或将跟进,但全面覆盖仍需时间。备孕家庭可提前规划,结合商业保险补充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