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个人所得税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8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关键亮点包括覆盖医保目录内自付和医保外自费费用、夫妻或子女支出可合并计算、需留存医疗票据备查。
-
扣除条件与范围:纳税人本人、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疗费用,属于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以及目录外的必需治疗自费项目,均可纳入扣除范围。例如手术费、药品费、住院费等合规支出。
-
起付线与限额:年度累计医疗费用需超过1.5万元门槛,超出部分按实际金额扣除,但最高不超过8万元。假设个人负担10万元,可扣除金额为10万-1.5万=8.5万,但因限额规定最终按8万元扣除。
-
申报操作要点: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填报时,需选择“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项,填写患者信息及医疗费用总金额,系统自动计算可扣除额。需提前整理医疗服务收费票据、医保结算单等凭证。
-
家庭分摊规则:纳税人及其配偶可协商分摊子女的大病医疗支出,或由一方全额扣除。例如夫妻双方各自申报4万元,或由一方申报全部8万元,灵活优化家庭税负。
最后提醒:大病医疗扣除需在次年汇算清缴时办理,跨年度费用不可重复申报。若涉及多地就医或异地医保结算,需确保票据完整且金额准确,避免后续核查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