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家庭共济是指通过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支付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根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医保家庭共济一年涉及金额巨大,仅2024年1至10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金额已达369亿元,同比增长64.51亿元。
一、家庭共济资金来源
家庭共济资金来源于职工医保参保人个人账户。个人账户资金由职工缴纳医保费中的一部分划入,过去仅限本人使用,现在则可用于支付参保人及其近亲属的医疗费用。
二、适用范围
医保家庭共济适用于参保人本人及其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已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共济,23个省份将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三、资金用途
家庭共济资金可用于以下场景:
- 支付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包括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和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时个人需承担的费用;
- 接种预防性疫苗:如二类疫苗费用;
- 居民医保参保缴费:用于支付家庭成员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
四、操作方式
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医保部门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办理家庭共济绑定手续,实现线上共济。
五、政策意义
医保家庭共济政策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家庭内部健康人群个人账户资金沉淀、患病人群资金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了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医保家庭共济不仅是一项便民政策,更体现了医保制度向互助共济模式的转变。建议参保人及时了解政策详情,充分利用家庭共济功能,合理规划医疗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