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贴的计算主要依据职工所在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和产假天数,由社保机构按标准发放。 具体金额与个人工资、地区政策及产假时长直接相关,通常为月平均工资÷30天×产假天数。
-
确认计算基数
生育津贴以单位上年度全体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基数(非个人工资),若本人工资高于平均工资,单位需补足差额;若低于平均工资,按单位平均数发放。 -
明确产假天数
全国基础产假为98天,难产、多胞胎等情况可额外增加15~30天,各地奖励假不同(如北京+30天,广东+80天),需按本地政策累计计算总天数。 -
公式计算
标准公式:生育津贴=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30×产假总天数。例如:单位月均工资8000元,产假128天,则津贴为8000÷30×128≈34133元。 -
查询方式
- 线上:登录当地人社局官网或社保APP,输入社保卡号查询缴费基数及津贴测算结果;
- 线下: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到社保窗口申请人工核算,部分城市支持电话12333咨询。
提示: 津贴到账时间因地区而异,通常产后3个月内发放,建议提前留存单位工资证明以备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