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乱写病历导致不能报销的核心原因是病历记录不规范、不完整或与真实诊疗情况不符,导致医保审核无法通过。关键问题包括:诊断名称错误、治疗记录缺失、用药与病情不符、伪造或篡改病历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报销,还可能涉及法律风险。
诊断名称错误是最常见的拒赔原因之一。医保报销对疾病诊断编码有严格要求,若医生填写错误或使用非标准术语,系统会自动判定为无效病历。例如将“高血压”简写为“血压高”,或混淆相似疾病名称,均会导致审核失败。治疗记录缺失同样影响报销。病历必须详细记录检查项目、用药剂量、手术过程等关键信息,缺少任意环节都可能被认定为诊疗不完整。尤其是慢性病或多次复诊的情况,若病历未体现连续性治疗依据,医保机构会认为不符合报销条件。用药与病情不符会直接触发人工审核。若病历中开具高价抗生素但实际诊断为普通感冒,或超说明书范围用药未备注理由,会被质疑过度医疗。伪造或篡改病历性质最严重。事后补写病历、涂改关键数据(如血压值、检查日期)等行为,一经查实将全额拒付并追责。
患者发现病历问题时,应立即要求医生修正并重新签字确认。日常就诊需主动核对病历内容,保留检查报告等原始凭证作为补充证明。医疗机构也应加强病历质量管理,避免因书写问题损害患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