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从2003年开始试点交费的,重点覆盖农村居民,采用个人缴费+政府补贴模式,2016年起逐步整合为城乡居民医保。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正式启动新农合试点,首批覆盖全国部分县市,旨在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参保农民按年缴费,同时享受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最初个人缴费标准为每年10元。
2008年,新农合实现全国农村地区基本全覆盖,参保人数突破8亿,报销比例逐步提高至50%以上,重点保障大病医疗需求。2010年后,政府补贴力度加大,个人缴费标准同步调整,例如2015年个人缴费约120元,财政补助达380元/人。
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各地逐步合并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至2020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完成整合,原新农合参保人员转入新系统,缴费方式与待遇标准进一步统一。
新农合的演变反映了我国医保体系的完善进程,从农村专项保障到城乡统筹,缴费年限与政策变化直接影响参保权益,建议及时关注当地最新缴费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