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政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本+补充"的多层次保障模式,为14亿参保人提供医疗费用报销、大病救助等核心福利。其核心亮点包括:①覆盖门诊/住院/购药等全场景;②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双轨并行;③跨省直接结算已实现全国覆盖;④个人账户可家庭共济使用。
-
参保类型选择
职工医保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报销比例最高达90%;城乡居民医保按年缴费,重点覆盖学生、老年及无业人群,年缴费约300-500元。新生儿出生后90天内参保可追溯报销出生费用。 -
报销核心规则
起付线(300-1200元)以上部分按比例报销,三级医院普遍报销60%-70%。医保目录内药品分甲(全报)、乙(部分报)两类,抗癌药等74种特药享受单独报销政策。年度报销封顶线一般为当地平均工资6倍。 -
异地就医三步走
①备案(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②持社保卡就医;③出院直接结算。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已试点免备案直接结算,恶性肿瘤等5类门诊慢特病跨省报销同步开通。 -
个人账户改革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支付本人及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部分地区开通医保电子凭证"亲情账户"功能。2023年起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转为强化门诊共济保障。 -
大病保险二次报销
年度自付费用超1.5万元部分可享60%-75%二次报销,贫困人口起付线降低50%。部分省市将罕见病纳入专项保障,年度最高支付限额达50万元。
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实时查询参保状态、个人账户余额及定点医疗机构。注意城乡居民医保需在每年9-12月集中缴费,断缴后将面临3个月等待期。建议灵活就业者优先选择职工医保,缴费满25年可享终身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