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湿疹以“辨证施治”为核心,通过内服中药、外用药膏、针灸拔罐等综合疗法快速缓解症状,并注重调理体质防止复发。关键亮点包括: 个性化药方针对湿热/脾虚等体质 、外用黄柏/苦参等消炎止痒 、针灸加速局部血液循环 、饮食禁忌避免加重湿热 。
湿疹在中医属“湿疮”范畴,病因与湿热蕴肤、脾虚血燥相关。内服药方根据体质调整:湿热型常用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脾虚型选用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血燥型以当归饮子养血润肤。急性期以清热为主,慢性期侧重调理根本。
外治法直接作用于皮损部位。黄柏、地肤子、苦参等煎汤湿敷可快速止痒;青黛散、紫草油等膏剂促进创面修复。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疏通经络,拔罐能排出局部湿毒,尤其适合顽固性湿疹。
日常调护需忌口辛辣海鲜,避免湿邪加重。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疗辅助利湿,保持情绪舒畅以防肝郁化火。治疗期间需避免过度搔抓,穿着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中医治疗湿疹强调整体平衡,短期缓解症状与长期体质改善并重。患者需坚持疗程,配合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多数情况下2-4周可见显著效果,复发率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