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异地医保政策实现全国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重点解决“垫资跑腿”难题,覆盖住院、普通门诊及5种慢特病,但需提前办理备案手续。
-
备案流程简化: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小程序或线下窗口办理异地就医备案,部分省市开通“承诺制备案”,材料不全时可先承诺后补交。
-
结算范围扩大: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已覆盖全国所有统筹地区,普通门诊费用结算覆盖31个省份,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慢特病纳入试点,患者只需支付自付部分。
-
报销规则差异: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即药品和诊疗项目按就医地标准,报销比例和限额按参保地规定,部分地区实行“就医地比例”试点。
-
注意事项:未备案可能降低报销比例或无法结算;急诊可“先救治后备案”,但需在3个工作日内补办手续;长三角等区域探索“免备案”试点。
异地医保政策的突破极大便利了流动人口就医,但实际报销比例仍受参保地经济水平影响,建议提前查询两地政策差异并规范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