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及财政厅发布的最新政策,本省异地医保报销政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报销政策
-
备案后待遇
异地安置退休、异地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等已备案人员,在备案地(包括省内/省外)长期居住、工作或生活期间就医,可享受参保地规定的本地就医标准(起付线、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
-
回参保地就医
备案有效期内需回参保地就医的,同样适用参保地本地标准。
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政策
-
转诊/急诊人员
-
转诊/急诊 :已办理转诊手续或因急诊抢救的异地就医人员,报销比例在参保地相同级别医疗机构基础上下降5个百分点。
-
未转诊 :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如旅游、非急诊情况),报销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
-
-
备案管理优化
-
支持补办备案(出院前补办视为有效);
-
无第三方责任的外伤医疗费用,经本人或授权委托人签署承诺书后,可纳入直接结算;
-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有效期为12个月。
-
三、其他关键调整
-
报销比例统一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基金支付政策统一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即按就医地医疗机构等级调整报销比例。
-
结算方式优化
-
支持线上办理手工报销(6个市试点);
-
减少材料提交,实现免材料申报。
-
四、政策实施时间
-
2022年12月 :全省启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
-
2023年5月 :宣城市等地调整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待遇;
-
2023年6月 :宿州、芜湖、黄山、淮北4市上线电子结算凭证应用。
五、注意事项
-
异地就医需提前备案,可通过医保官网、APP或线下经办机构办理;
-
不同城市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建议就医前咨询当地医保部门。
以上政策综合了2022-2023年期间的调整,确保覆盖最新改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