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期间私自离开医院将导致医保报销资格被取消、面临罚款甚至法律责任,同时增加医疗风险和意外伤害概率。 住院治疗的核心是接受全天候医疗监护,擅自离院不仅违反医院规定,还可能被认定为“挂床住院”等骗保行为,具体后果如下:
-
医保报销受限或取消
若医保核查发现患者未实际在院接受治疗,相关费用需自费承担。例如,哈尔滨市明确将“住院期间长时间离院”列为挂床行为,直接取消报销资格。特殊情况下(如中医日间病房),需提前报备并获得批准方可离院。 -
医疗机构及个人面临处罚
医院若纵容患者私自离院,可能被暂停医保服务协议并处以罚款,金额为基金损失的1—2倍;医生可能被吊销执业资格。患者若涉及骗保,需退回医保金并承担罚款,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
医疗安全风险骤增
私自离院导致病情突发时无法及时救治,已有多起案例因离院后突发死亡。医院无法履行监护责任,患者需自行承担离院期间的意外伤害(如跌倒、交通事故)后果。 -
法律免责条款生效
《民法典》规定,患者不配合诊疗规范(如擅自离院)造成损害,医疗机构不担责。医院通过书面告知和签字程序履行义务后,患者离院行为即视为自主选择风险。
提示:确需离院应主动申请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严格遵守返院时间。医保政策并非“一刀切”,合规报备可避免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