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医保结算的实施可以追溯到2017年,当时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正式上线,为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提供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服务。
1. 政策背景
- 政策初衷:解决异地就医“垫钱+跑腿”的问题,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技术支持: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联通各地,实现医保报销“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全程线上流转。
2. 实施时间
- 2017年: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上线,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功能初步实现。
- 2023年1月1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全面升级,覆盖更多人群和结算场景,包括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3. 适用人群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如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
- 异地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如转诊就医人员、急诊抢救人员等。
4. 实施效果
- 覆盖范围扩大: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已达52.31万家,较2022年底增长60.02%。
- 惠及人群广泛:2023年前11个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1.13亿人次,减少参保群众垫付1381.66亿元。
- 政策目标:到2025年底,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将提高到70%以上,实现医保报销线上线下通办。
总结
跨省医保结算的实施从2017年起步,经过多年发展,政策不断完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极大便利了异地就医的参保群众。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更多患者将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