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外借属于违法行为,轻则暂停医保待遇、罚款,重则构成诈骗罪面临刑事责任。 这种行为不仅直接侵害医保基金安全,还会影响个人商业保险投保与理赔,甚至因“骗保”记录导致终身信用污点。
-
法律后果明确且严厉
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外借医保卡将面临暂停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至12个月,并需退回骗取的医保基金。若涉及金额较大,可能被处以骗取金额2至5倍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已有案例显示,出借医保卡参与骗保的老人被判刑并处罚金。 -
商业保险权益严重受损
医保卡外借产生的就诊记录会被视为本人病史,导致商业保险拒保或加费。理赔时,保险公司可能因“既往病史”记录拒绝赔付,即使实际未患病,解释也难以被采信。 -
骗保行为牵连共同责任
即使出于“帮忙”心态出借医保卡,一旦他人冒用骗保,持卡人需共同承担退赔、罚款及法律责任。部分案件中,出借人因主观明知被认定为共同犯罪。 -
代配药需严格遵循规定
特殊情况下委托他人代购药品,必须提供双方身份证明并经过医疗机构审核。违规代配药(如非亲属关系)同样属于骗保行为。
切记:医保卡仅限本人使用,任何外借行为均属违法。 保护医保基金安全关乎公共利益,发现骗保行为可向医保部门举报。若已外借医保卡,建议立即联系当地医保经办机构说明情况,避免后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