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本人及家属在定点医疗机构或药店的政策范围内自付医疗费用,但明确禁止用于养生保健、体育健身等非医疗保障支出。其资金虽归属个人,但属于医保基金性质,受严格监管,不可套现或随意消费。近年来,部分地区允许账户用于亲属医保缴费、医用耗材购买等,但需警惕将账户滥用为“购物卡”的行为。
-
核心使用范围
个人账户可支付三类费用:一是本人在定点医院或药店的政策内自付医疗费用(如药品、诊疗项目);二是配偶、父母、子女的同类医疗费用;三是部分地区扩展至亲属的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医用耗材(如口罩、体温计)购买等。例如深圳允许账户余额支付中医“治未病”费用,成都支持长期护理保险缴费。 -
明确禁止行为
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美容养生、健康体检等非医疗支出均被禁止。即便商品标注“械字号”“消字号”,若实际用途为生活用品(如牙膏、面膜),仍不符合支付规定。部分机构违规将账户用于购买洗衣液等日用品,属于欺诈骗保行为。 -
账户资金性质与监管
个人账户资金虽可结转或继承,但本质是医保基金的一部分,纳入国家监管系统。套现、挪作他用均属违规。参保人去世后,账户余额需通过申请材料(如死亡证明、继承人证件)依法提取。 -
地区差异与创新政策
部分城市推出个性化政策:深圳取消账户使用门槛线,余额可直接支付亲属医疗费;甘肃支持电子凭证查询账户明细;跨省就业时,账户资金可随医保关系转移或提现。
提示:合理使用个人账户既能减轻医疗负担,也避免基金浪费。参保人应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当地政策,对违规使用行为可向医保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