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异地医保报销政策实现多项突破,备案流程全面简化、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病种增至10类、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覆盖省内异地就医,参保人员可通过线上渠道快速完成备案,享受更便捷的结算服务。
备案类型与待遇差异
异地就医分为长期居住和临时外出两类。长期居住人员(如退休定居、常驻工作)备案后,在备案地享受与参保地同等的起付线、报销比例及支付限额;临时外出人员中,转诊和急诊抢救者报销比例降幅不超过10%,非急诊未转诊者降幅不超过20%。新生儿、精神类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按临时急诊待遇执行。
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扩容
2024年12月起,河南在原有5类门诊慢特病基础上,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5类病种,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达1654家。参保人员备案后,相关治疗费用可直接结算,无需垫付后回参保地报销。
省内异地住院费用纳入按病种付费
2025年1月起,河南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统一按就医地病种标准结算,执行属地化管理。郑州地区医疗机构由省市医保经办机构分级结算,其他地区由就医地医保部门负责,月度预拨、年度清算机制保障医疗机构资金周转。
多渠道备案与即时结算
备案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提交,材料简化至医保凭证或身份证,线下即时办结。跨省结算覆盖全国64.4万家医药机构,参保人员可通过APP实时查询开通情况。
提示:临时外出备案有效期延长至12个月,建议提前确认就医机构是否开通异地结算。政策细节可能因地区调整,办理前可通过属地医保部门或官方平台核实最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