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保门诊报销政策自2025年起全面升级,覆盖普通门诊、慢特病、“两病”用药等多场景,报销比例最高达85%,且省内就医无需备案。 新政策通过统一省级标准、简化流程、扩大病种范围,显著提升参保居民的门诊医疗保障水平。
-
普通门诊统筹待遇
参保居民在二类、三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分别为55%、60%;一类医疗机构起付标准为80元/次,报销45%。高血压、糖尿病(“两病”)患者用药报销比例提高至60%,年度限额最高480元(Ⅰ型糖尿病)。 -
门诊慢特病保障
全省统一46种慢特病病种,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70%,部分病种参照住院管理(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年度支付限额与住院合并计算(7万元)。2025年12月前,跨省异地就医可备案享受5种主要慢特病待遇。 -
“双通道”药品及中医支持
特药(如曲妥珠单抗)报销70%,其他“双通道”药品报销60%。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报销60%,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门诊费用同步纳入。 -
大病保险联动
门诊慢特病和住院费用经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超1万元部分可进入大病保险,按75%二次报销;自付超5万元部分再报销50%,年度累计封顶40万元。
提示:2025年起,省内就医直接结算,跨省需备案;门诊慢特病待遇过渡期内(2027年前)逐步统一,建议参保人及时咨询属地医保局了解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