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保疾病目录迎来重大调整,新增91种药品(含26种肿瘤用药、15种慢性病用药及13种罕见病用药),目录总数增至3159种,同时调出43种临床替代或长期未供应的药品。创新药占比创历年新高,38种“全球新”药品纳入,谈判成功率超90%,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
重点覆盖疾病领域
新增药品优先保障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临床需求迫切的领域。例如,肿瘤用药新增26种(含4种罕见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新增15种,罕见病用药覆盖13种,中成药新增11种。调整后,这些领域的用药可及性和疗效选择性显著提升。 -
创新药支持力度加大
目录调整对“真创新”药品倾斜,38种“全球新”药品纳入,包括抗肿瘤双特异性抗体、新型靶向药等。创新药谈判成功率较整体高16个百分点,且90%新增药品为5年内上市,确保患者更快用上国际前沿疗法。 -
动态优化与费用控制
通过谈判竞价,新增药品平均降价63%,目录内药品支付标准全国统一。例如,一款半年注射一次的精神病治疗药,疗程费用比原月制剂低30%,实现“提质不提价”。调出43种疗效不确切或可替代的药品,避免基金浪费。 -
落地执行与患者保障
新版目录于2025年1月1日实施,各地需同步更新医保系统,医疗机构须在2月底前完成用药调整。对调出药品设6个月过渡期,确保用药连续性。“双通道”管理强化,电子处方流转全面推行,保障患者购药便捷性。
此次调整通过科学测算与临床价值评估,平衡了基金可持续性与患者获益,未来将持续监测药品供应与使用效果,确保医保资源精准惠及需求最迫切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