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开通异地就医只需三步:先备案、选定点、持卡(码)就医。 无论是长期异地居住还是临时外出就医,备案后可直接结算医疗费用,无需垫付全额再回参保地报销。线上通过官方小程序/APP几分钟即可完成备案,线下医保经办机构也能办理,部分情况还支持“承诺制”免材料申请。
-
备案是核心步骤
长期异地居住人员(如随迁老人、外派员工)需提前备案,备案后长期有效;临时外出就医(如转诊、急诊)备案有效期通常6个月以上。线上渠道包括“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粤医保”或“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提交身份及就医地信息即可,部分省份支持“秒批”。线下需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及居住证明等材料到参保地医保中心办理。 -
选择开通异地结算的定点机构
备案后需在就医地选择已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医院,可通过上述平台查询。例如,长期居住人员通常需备案到地市(如北京市),再选择当地4家定点医院(至少1家二级以上)。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门诊费用部分省市已试点开通。 -
持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就医
结算时出示医保码或实体卡,按“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报销。若未备案,可先自费再补办手续申请手工报销,但比例可能降低(如临时就医报销为参保地标准的80%-90%)。
提示:各地政策略有差异,如海南、西藏等省级统筹地区备案到省份即可。生育医疗、门特病种等部分费用已纳入直接结算,外伤需签署《无第三方责任承诺书》。建议提前咨询参保地医保部门,确保流程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