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家属共用政策允许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共享给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使用,解决家庭内部医保资金分配不均问题,但需注意“共济的是账户余额而非医保卡本身”。 截至2025年4月,全国所有省份已实现省内共济,23个省份进一步扩大至兄弟姐妹、祖父母等近亲属范围,线上可通过医保App或地方平台一键办理。
1. 政策核心:钱可共用,卡不通用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原仅限本人使用,2021年起放宽至配偶、父母、子女,2024年7月后部分省份扩展至近亲属(如兄弟姐妹、祖孙等)。关键区别在于:共济的是账户内资金,就医时仍需使用患者本人医保卡,否则属“冒名就医”。
2. 办理条件与流程
- 创建者需为职工医保参保人,被共济人需参加基本医保(职工或居民医保)。
- 线上办理: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地方医保公众号的“家庭共济”模块绑定,录入亲属信息;线下支持特殊群体柜台办理。
- 限制:配偶的父母不在共济范围内,且跨省共济暂未全面开通。
3. 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支付范围:共济账户可用于支付亲属就医购药的自费部分,或代缴城乡居民医保费用。
- 结算规则:若多人绑定同一亲属,系统优先使用余额最多的账户,但不会合并支付。
- 避免混淆:“亲情账户”仅方便代展医保码,不涉及资金共用,需额外开通共济功能。
4. 常见误区澄清
- 误区一“绑定后直接刷我的卡”:必须用患者本人医保卡结算,否则违法。
- 误区二“所有亲属都能共用”:目前多数省份仅限直系及近亲属,且需参保。
及时绑定家庭共济账户,既能盘活闲置资金,又能减轻家庭医疗负担。 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当地最新政策,确保合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