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保收费编码目录是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服务设施支付及价格标准的统一规范,涵盖挂号费、诊疗费、救护车费等综合医疗服务类项目,编码取自《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明确标注报销类别、自负比例及计价单位,是参保人就医结算和机构收费的核心依据。
-
编码结构与功能
项目编码如“W01010101”对应普通门诊挂号费,采用层级分类法,前两位代表大类(如“W01”为一般医疗服务),后续数字细化项目。编码与物价收费说明、报销种类(甲/乙/丙类)绑定,例如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费(W0101020001)为甲类0%自负,而特约门诊(W01010104)为丙类100%自费。 -
动态调整与覆盖范围
目录随政策动态更新,例如2025年新增76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如全瓷固定修复)和2类耗材纳入医保。新增项目需经申报审批,未列入目录的诊疗需自费。药品目录同步扩容,如2025年新增“造影剂(XV08)”等特殊病用药。 -
结算应用与查询方式
收费票据通过“项目编码”关联报销明细,区分“无自付”“有自付”“全自付”三类。参保人可通过“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或“京通小程序”查询编码对应价格及报销规则,例如救护车费(W0105010001)按公里计价且需全额自付。
提示:就医前确认诊疗项目是否在目录内,关注医保局官网或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编码变动,避免因项目未纳入或自负比例调整产生额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