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共有 159种药品 被调出医保目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调出原因
-
临床价值不足 :部分药品因疗效不确切、临床价值有限被调出;
-
药品淘汰 :长期未生产供应或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僵尸药”被清除;
-
医保基金压力 :通过调出高价药、重复用药等优化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二、调出药品分类及示例
-
西药类
-
注射剂:头孢托仑匹酯颗粒、重组赖脯胰岛素等;
-
口服常释剂型:阿莫西林注射剂、奥替溴铵口服常释剂型等;
-
其他剂型:复方碳酸钙咀嚼片(OTC)、氨酚伪麻颗粒剂等。
-
-
中成药类
-
丸剂:人参再造丸、云南白药气雾剂等;
-
颗粒剂:小儿小檗碱颗粒、环孢素滴眼液(Ⅲ)等;
-
液体剂: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丹参滴丸等。
-
-
协议期谈判药品(国谈药)
部分通过谈判后价格未达预期或临床价值未达要求被调出,例如:
-
西药:二甲双胍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
-
中成药:丹参滴丸、云南白药气雾剂等。
-
三、调出比例与影响
-
调出比例 :2025年调出药品占医保目录总数的4.15%,与2019年调出150种药品的规模有所缩减;
-
医保基金 :通过调出高价药、优化用药结构,预计可降低医保支出约40%;
-
患者影响 :部分患者需自费或更换药品,但新增药品覆盖了更多罕见病、抗肿瘤等领域的用药需求。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医保局及各地医保部门的官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