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疼痛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尤其需警惕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焦虑症和骨关节炎这四种疾病。这些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隐藏严重健康风险,需及时识别并干预。
-
骨质疏松
常见于50岁以上女性,因雌激素下降导致骨量流失加速。典型症状包括腰背持续性酸痛、身高缩短、轻微碰撞易骨折等。夜间或负重时疼痛加剧,需通过骨密度检测确诊,并补充钙剂及抗骨质疏松药物。 -
类风湿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异常攻击关节滑膜,表现为对称性关节肿痛(如双手/双膝)、晨僵超1小时。晚期可能导致关节畸形,需早期使用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控制炎症。 -
焦虑症
更年期激素波动或心理压力诱发,疼痛呈游走性,伴睡眠障碍、心慌等。需心理干预及药物调节神经递质,打破“疼痛-焦虑”恶性循环。 -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退化导致活动后疼痛(如上下楼梯),晨僵短于30分钟。需减少负重运动,结合物理治疗和消炎镇痛药缓解症状。
若长期全身疼痛,建议尽早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延误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如补钙、适度运动)和保持情绪稳定也有助于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