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每月缴费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主要由缴费基数和当地政策决定:在职职工通常按本人缴费基数的2%划入,退休人员则按定额或年龄挂钩标准划入,部分地区还区分年龄档位。城乡居民医保无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延缴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划账规则需单独注意。
-
在职职工:个人账户金额=缴费基数×2%。缴费基数一般为本人工资,但需符合当地上下限(通常为社平工资的60%-300%)。例如,某地缴费基数下限为5182元,则每月最低划入103.64元;若上限为25912元,则最高可达518.24元。部分地区(如烟台)还会根据年龄提高划入比例,35岁以下2.3%,45岁以上可达3.4%。
-
退休人员:多数地区实行定额划入,如70岁以下每月100元,70岁以上125元;少数地区按年龄计算(如年龄×1.5元)。需注意,部分改革地区(如沈阳)退休人员每月仅划入80元,而在职职工仍按原比例划账。
-
特殊群体:
- 灵活就业人员:按缴费基数的2%划入,基数通常为社平工资的60%-300%。
- 延缴人员(退休但缴费年限不足):按月缴费期间无个人账户待遇。
- 城乡居民参保者:不设个人账户,全部进入统筹基金。
-
资金用途: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门诊/住院自费部分、定点药店购药、体检、二类疫苗等,部分地区还支持家庭共济(为亲属缴纳医保或支付医疗费用)。除出境定居、死亡等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能提取现金。
提示:具体划入金额和规则因城市、年度政策而异,建议通过当地医保APP或官网查询实时数据,并关注年度缴费基数调整通知,以确保准确掌握个人账户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