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各省医保政策在异地就医报销方面进行了多方面调整,主要分为省内异地就医和跨省异地就医两类,具体如下:
一、省内异地就医报销政策
-
直接结算范围扩大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份实现省内异地就医持卡结算,包括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例如:
-
河南省自2024年8月1日起取消异地就医备案材料,实现全省统一结算;
-
山西省自2024年起扩大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覆盖范围,支持跨省直接结算。
-
-
报销比例调整
-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未办理转诊的报销比例较参保地降低15个百分点,急诊或已转诊的降低5个百分点;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备案有效期内在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与参保地一致,回参保地就医仍享本地标准。
-
-
特殊群体保障
-
异地退休人员可在子女工作地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
工伤职工自2024年4月1日起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
二、跨省异地就医报销政策
-
分阶段推进
-
2024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实现异地退休人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
年底前,计划完成全部符合转诊条件人员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
-
报销比例调整
-
急诊或转诊人员 :报销比例较参保地降低10个百分点;
-
非急诊或未转诊人员 :报销比例降低20个百分点。
-
-
DRG/DIP支付改革
- 部分省份(如安徽、江西)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或病种分值(DIP)付费,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异地长期居住备案 :办理备案后,异地就医可享与参保地一致待遇,回参保地就医仍可报销;
-
跨省就医备案 :部分省份(如河南)取消备案手续,跨省临时就医直接按参保地比例报销。
以上政策需以当地最新官方文件为准,建议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并及时关注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