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保结算周期已进入“即时结算”新阶段,通过“按月预拨+据实结算”双轨模式,将传统数周结算周期压缩至最短1.35天,大幅提升医疗机构资金周转效率。
-
双轨结算体系分类施策
北京针对不同规模医疗机构实行差异化结算:对年医保支出超2000万元(职工医保)或1500万元(居民医保)的大型机构,采用按月预拨机制,按就诊量动态调整预付比例(如1-2月预付7%,11-12月预付11%),覆盖全市90%医保基金支出;对中小型机构及药店,推行据实结算,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即申即结”,平均拨付周期6.74天,最快1.35天到账。 -
技术赋能与流程优化
通过国家医保平台智能审核系统,实现“申报—审核—拨付”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智能规则库结合人工抽查,既保障基金安全,又将传统人工审核周期从数周压缩至数日。例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结算到账时间已优化至5天左右。 -
住院与门诊特殊病种结算规则
住院费用以90天为一个结算期,超过90天分段结算;门诊特殊病种(如恶性肿瘤、肾透析等)按年度结算,报销标准参照住院待遇,起付线1300元、封顶线50万元,兼顾患者需求与基金可持续性。 -
即时结算全国领先
北京作为首批试点城市,2025年已实现80%以上定点机构即时结算,覆盖5600余家医药机构。预付机制与实时拨付结合,既缓解机构垫资压力,又确保诊疗服务连续性,成为国家医保局推广的标杆案例。
提示:参保人员可通过“北京医保”公众号查询结算进度,医疗机构需确保申报数据准确以加速审核。随着2026年全国即时结算全覆盖,北京经验将持续优化惠及更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