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术后护理的核心目标是预防血栓复发、促进血液循环和减少并发症。关键措施包括:穿戴医用弹力袜、规范抗凝治疗、适度运动及科学饮食。术后24小时内需密切监测患肢状态,急性期需绝对卧床,稳定后逐步恢复活动。
- 急性期护理:术后1-2周为高风险期,患肢需抬高20-30度并保持膝关节微屈,避免按摩或穿刺。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防止血液黏稠。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肺栓塞症状,需立即就医。
- 抗凝治疗与监测: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定期检测凝血功能。注意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黑便),避免服用影响药效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动物肝脏)。
- 物理防护与运动:穿戴长度至大腿根部的弹力袜,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术后24小时可开始踝泵运动(每日3-5次,每次5-10分钟),逐步增加直腿抬高、屈膝活动,避免久坐久站。
- 饮食与生活习惯:低脂、高纤维饮食,多摄入黑木耳、燕麦等改善血液黏度,禁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血栓脱落。
- 心理与长期管理:通过健康宣教缓解焦虑,提高治疗依从性。出院后定期复查(1周、1个月、3个月),出现肿胀加重或皮肤异常及时就诊。
总结:术后护理需医患协作,结合药物、运动与生活调整,降低复发风险。坚持科学康复计划,是恢复下肢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