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治疗以抗凝为基础,同时可根据病情选择溶栓、手术等手段,且治疗期间需配合护理及复查。具体如下:
- 抗凝治疗:这是深静脉血栓治疗的基石,像肝素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都是常用药物 。通过抑制血栓蔓延,利于血栓自溶和血管再通,从而降低肺栓塞的发生几率与病死率,还能有效预防血栓后综合征复发 。治疗时间通常持续 3 - 6 个月,不过具体时长因人而异 。比如对于首次发作且危险因素可短期内消除的患者,抗凝 3 个月即可;而对于癌症患者等复发风险高的人群,可能需延长抗凝时间 。
- 溶栓治疗:在急性深静脉血栓阶段,像尿激酶、链激酶这类溶栓药物可派上用场 。适用于发病时间短(一般 72 小时内)、血栓负荷重的患者,原理是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来溶解血栓,快速恢复静脉血流 。但此方法有出血风险,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所以必须严格把控适应证,治疗时密切留意患者有无出血表现 。
- 手术治疗:当药物溶栓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例如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通过球囊扩张等方式改善血管狭窄;血栓清除术则直接去除阻塞血管的血栓 。像急性深静脉血栓,若出现股青肿等严重情况,且发病在 1 周内,可能就需手术取栓,常见手术方式有传统切开取栓术和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不过手术治疗也伴有一定并发症风险,如血管再狭窄等 。
- 一般护理:患者要注意休息,减少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防止血栓脱落 。日常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导致腹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
- 运动护理:在医生指导下开展适当运动,促进腿部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复发 。比如平卧位时,进行患侧下肢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等肌群的等长收缩和等张运动;还有踝关节和趾关节的背伸、跖屈活动 。但急性期不得剧烈活动或按摩患肢,以免造成血栓脱落 。
- 压力袜使用:穿着合适压力等级的压力袜,能助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腿部肿胀与不适感,且需长期坚持 。穿着时注意方法正确,防止皮肤损伤 。
- 定期复查:借助下肢血管超声等检查手段,监测血栓情况,确保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 。下肢血管超声无创且能清晰显示下肢深静脉内血栓位置、范围等;下肢静脉造影虽是诊断金标准,但属有创操作;CT 静脉成像可多角度观察,对盆腔内血栓诊断优势明显;磁共振静脉成像无需造影剂,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 。
深静脉血栓治疗需依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开展,综合运用多种治疗及护理手段,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