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单位若仅缴纳社保而未缴纳医保,属于违法行为,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以下是具体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
一、法律依据与违法性
-
社保缴纳的完整性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劳动者缴纳五险。
-
医保的法定性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劳动者在疾病等情况下获得医疗救助。单位仅缴纳社保而忽略医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医疗保障,违反了《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的强制规定。
二、处理方式
-
协商与沟通
首先建议与单位协商补缴医保,提供工资条、劳动合同等证明材料。
-
投诉与举报
-
劳动监察部门 :向单位注册地或用工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介入调查。
-
社保部门 :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举报,要求核查缴费情况。
-
-
法律途径
-
劳动仲裁 :准备仲裁申请书、单位登记简表、劳动合同等材料,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诉讼 :若仲裁无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单位补缴医保及滞纳金。
-
三、注意事项
-
证据保留 :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劳动合同等材料是维权的核心证据。
-
时效性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为三年,需及时维权。
-
个人参保选择 :若单位长期未缴,可考虑以个人身份缴纳居民医保,但无法享受职工医保待遇。
四、补充说明
单位不缴医保可能面临以下后果:
-
需补缴欠费及滞纳金;
-
被劳动行政部门处罚;
-
员工可要求赔偿医疗费用等损失。
建议劳动者优先通过协商和劳动仲裁解决,若单位拒不履行,再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