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缴费基数是计算医疗保险费用的基准,通常以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准,按固定比例缴纳。用人单位一般按工资总额的7.5%-10%缴纳,职工个人按2%缴纳;灵活就业人员则按10%或当地规定比例缴纳。缴费基数设有上下限,通常为当地平均工资的60%-300%,确保公平性与可持续性。
-
用人单位与职工的分担比例:用人单位缴费比例普遍在7.5%-10%之间(如深圳单位缴纳5%-1.5%),职工个人固定为2%。部分单位缴费会按比例划入职工个人账户,例如35岁以下职工按0.8%划入,退休人员按4.3%-4.8%划入。
-
灵活就业人员的特殊规则:无雇工的灵活就业者需自行承担全部费用,比例通常为10%或7%(如深圳),缴费基数与职工标准一致,但需注意免偿期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的政策变化。
-
基数上下限的设定逻辑:基数下限为当地平均工资的60%,上限为300%,防止高收入者缴费过低或低收入者负担过重。例如深圳2025年医保基数下限为6475元,上限达32376元。
-
退休与补缴的特殊情况:退休后满足缴费年限(男25年/女20年)可免缴,补缴时按当年平均基数计算。欠费期间医疗费用不予报销,补缴后仅纳入统筹基金。
-
地区与政策差异:各地比例可能调整,如深圳分职工一档(单位5%/个人2%)和二档(单位1.5%/个人0.5%),居民医保则按0.6%-0.7%个人分担,财政补贴剩余部分。
医保缴费比例直接影响保障水平,建议通过社保官网或小程序查询实时政策,确保缴费基数与工资变动同步,避免断缴风险。灵活就业者需特别关注属地化规则,如深圳的7%比例与6475元起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