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医保的药品目录是国家为保障参保人基本医疗需求制定的报销清单,2025年新版目录包含3159种药品(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新增91种创新药,预计年减负超500亿元。 其核心特点是动态调整机制,优先纳入临床急需、价格合理的药品,同时调出疗效不确切或易滥用的品种,确保基金高效使用。
-
覆盖范围广
目录涵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治疗领域,中药饮片采用准入法管理(892种),并区分甲类(全额报销)和乙类(部分自付)药品,例如甲类多为基础治疗药,乙类多为价格略高的替代选择。 -
动态调整机制
每年调整一次,重点纳入5年内上市的新药,2025年新增的91种药品中90%为创新药。同步调出43种临床淘汰或长期未供应的药品,实现“腾笼换鸟”。 -
查询与使用便捷
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可实时查询药品报销类别及配备机构,门诊统筹支付目录(如福建99种药品)进一步扩大门诊报销范围,减轻患者负担。 -
严格准入标准
滋补类、保健药品、预防性疫苗等明确不纳入目录,确保基金用于治疗性需求。谈判药品需通过临床价值、经济学评价等严格评审,企业需承诺稳定供应。
医保药品目录的优化持续提升保障水平,建议参保人多关注官方渠道查询最新目录,合理利用报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