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异地看病报销的关键在于提前备案、选定点医院、持卡就医,出院时可直接结算,报销比例按参保地政策执行。 具体流程如下:
-
备案手续
参保人需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小程序或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备案时需选择就医地(如北京、上海等),备案成功后,在选定的城市所有联网定点医院均可直接结算。急诊等特殊情况可先就医后补备案。 -
选定点医院
就医前需确认医院已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可通过上述平台查询)。若未在备案地定点医院就医,可能无法直接结算,需先自费再回参保地手工报销,流程更复杂。 -
持卡就医
就诊时使用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办理入院登记和结算。系统会自动按参保地报销政策(如起付线、比例、药品目录等)计算费用,患者只需支付自付部分。若因系统问题未能直接结算,保留发票、病历等材料回参保地申请报销。 -
报销比例差异
异地报销比例通常低于本地,例如在职职工本地住院报销85%,跨省可能降至70%-80%。部分省市已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但报销范围可能受限,建议提前咨询参保地政策。
提示:长期异地居住(如随迁老人)可办理“长期异地就医备案”,享受更稳定的报销待遇;临时外出突发疾病需在备案时勾选“急诊”选项。建议出发前完成备案,避免垫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