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移植“人工心脏”已纳入医保!
自2024年9月21日起,北京市医保局正式将植入式左心室辅助泵安装术、左心室辅助泵及导管固定装置纳入北京医保甲类报销范围。这意味着,在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这四家医院,患者接受“人工心脏”移植手术的相关治疗费用可以享受医保报销。
“人工心脏”是什么?
“人工心脏”实际上是指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它是一种替代心室做功的辅助循环装置。通过机械泵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血液从心室泵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从而维持或改善血液循环。
为什么“人工心脏”纳入医保如此重要?
-
患者需求迫切:我国约有50万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等待心脏移植,而每年能够完成的心脏移植手术仅900至1000例。对于那些无法及时获得心脏移植的患者来说,“人工心脏”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
经济负担减轻:由于“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整体费用较高,面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自付费用,很多患者只能望而却步。纳入医保后,患者的治疗费用将享受北京市医保甲类报销政策,这将极大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
治疗效果显著:使用“人工心脏”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理想手段,患者术后心功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显著提高生存率。统计显示,接受“人工心脏”移植后两年的患者生存率最高可达84%,甚至略高于心脏移植。
医保报销具体内容
- 报销范围:包括植入式左心室辅助泵安装术、左心室辅助泵及导管固定装置的相关费用。
- 报销比例:具体报销比例将根据患者的个人医保情况而定。
- 试点医院:目前,医保报销仅在阜外医院、安贞医院、北医三院和北京朝阳医院四家医院试点。
未来展望
随着医保报销政策的调整,晚期重症心衰患者的心室辅助泵治疗自付费用负担大大降低,使这项医疗新技术的可及性大大提高。未来,医疗机构应更加注重医疗质量控制,让好的医保政策和优质的医疗技术真正惠及患者。医保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通过将“人工心脏”纳入医保,北京为广大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