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职工医保异地就医政策主要包含以下要点,综合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异地就医结算及个人账户使用等方面的调整:
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扩大
-
住院费用纳入按病种付费管理
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省份将异地住院直接结算费用纳入按病种付费管理,采用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DIP(病种分值)两种模式。
-
门诊费用逐步纳入直接结算
部分省份(如江苏、河北等)已试点将门诊费用纳入直接结算,未来全国将逐步推广。
二、报销政策调整
-
差异化报销比例
-
职工医保 :非普通门(急)诊且未转诊的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比例降低15%,公务员医疗补助不再享受。
-
城乡居民医保 :统筹区外就医报销比例下浮20%,特殊群体(如低保、贫困户)不得享受医疗救助。
-
-
省内异地就医新政策
-
临时外出就医 :非长期备案人员凭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免备案直接结算。
-
生育住院 :符合政策的参保人无需备案,直接按生育限价结算。
-
三、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展
-
跨省共济功能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跨省使用,目前江苏、河北等9个省份的31个地区已实现,未来覆盖范围将扩大。
-
门诊费用支付
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门诊费及药费,住院时经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可使用个人账户支付。
四、结算流程优化
-
线上办理
通过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跨省通办,就医时直接出示医保二维码即可完成结算。
-
备案简化
部分省份(如密山)实现临时外出就医、门诊慢性病等医疗费用免备案直接结算。
五、其他注意事项
-
异地就医备案 :建议提前通过医保部门官网或电话确认就医地定点医院是否支持异地结算。
-
材料留存 :就医时需保存病历、费用明细等材料,以备报销。
以上政策旨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异地就医效率,降低群众医疗负担。具体报销比例和范围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参保人员提前咨询当地医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