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损害的症状多样且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内分泌功能障碍:视上核、室旁核及其纤维束等损害,可产生中枢性尿崩症,表现为多饮、烦渴、多尿和尿比重降低。下丘脑病变还可能影响垂体功能,导致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功能障碍,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减退、性早熟、闭经、阳痿等。
-
体温调节异常: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重要中枢,损害后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过低或过高热等症状,高热者热型可能弛张或不规则。
-
摄食障碍:饱食中枢在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损坏后会导致贪食,引起肥胖;而摄食中枢在腹外侧核,损坏后会出现厌食,导致体重下降。
-
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可能出现嗜睡、失眠,部分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睡眠,随时可能入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甚至出现深睡眠症,可持续性睡眠数天至数周。
-
精神障碍:过度兴奋、哭笑无常、定向力障碍、幻觉及激怒等症状较为常见,这些症状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引起多汗或少汗、血管运动(如脉搏、血压改变)、括约肌障碍(如尿潴留、大便失禁)等。
-
感觉障碍: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感觉过敏、感觉过敏、疼痛、感觉麻木等表现。
-
运动障碍:以偏身肢体瘫痪多见,常伴有感觉障碍,有的还可出现震颤麻痹、舞蹈样动作等。
下丘脑损害的症状复杂多样,涉及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