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受累是指由外伤、压迫或炎症等因素导致的一组支配上肢的神经丛(C5-T1神经根)功能异常,表现为上肢运动障碍、感觉减退或剧烈疼痛。常见诱因包括产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或肿瘤压迫,严重时可致永久性功能障碍,需结合保守治疗、手术修复及康复训练综合干预。
-
解剖与功能:臂丛神经由颈5至胸1神经根组成,分支支配肩、臂、手的运动和感觉。不同部位损伤表现各异,例如上臂丛损伤影响肩肘功能,下臂丛损伤导致手部精细动作丧失。
-
典型病因:
- 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或运动牵拉(如橄榄球运动员的“神经灼痛”)。
- 医源性损伤:手术或放疗并发症。
- 慢性压迫:胸廓出口综合征或肿瘤压迫。
- 新生儿产伤:难产时肩部卡压导致Erb麻痹(上臂丛损伤)。
-
症状分级:
- 轻度:短暂麻木、电击感(常见于运动损伤)。
- 重度: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或霍纳综合征(瞳孔缩小、眼睑下垂)。
-
诊断与治疗:
- 检查:肌电图明确损伤范围,MRI或超声定位压迫点。
- 保守治疗:神经营养药物、理疗(电刺激、针灸)及3个月观察期。
- 手术指征:神经根撕脱或开放性损伤需移植/移位修复。
-
康复关键:
- 早期:被动活动防关节挛缩。
- 恢复期:抗阻训练结合感觉再教育(如闭眼触觉定位)。
提示:若上肢持续无力或疼痛,需尽早就医评估,避免延误神经修复黄金期。日常注意肩颈保护,高危职业者建议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