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状腹是一种因腹腔积液或腹部肌肉松弛导致的腹部形态异常,平躺时腹部两侧膨出、中央扁平,形似青蛙腹部。 关键病因包括肝硬化、佝偻病、结核性腹膜炎等疾病,但也可能见于正常婴幼儿或减肥后皮肤松弛者。 若伴随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而生理性蛙状腹通常无需治疗。
-
典型表现:患者仰卧时腹部向两侧对称膨隆,中央低平,触诊可有波动感。部分患者伴随原发病症状,如肝硬化者出现黄疸、消瘦,佝偻病患儿伴“O形腿”或睡眠不安。
-
常见病因:
- 腹腔积液: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结核性腹膜炎等导致液体聚积。
- 肌肉松弛:佝偻病患儿因肌张力低下,或减肥后皮肤未回缩。
- 肠道异常:先天性巨结肠因结肠扩张引发腹部膨隆。
-
诊断与治疗:需通过B超、CT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以原发病为主,如肝硬化需改善肝功能,佝偻病需补充维生素D,严重腹水可能需穿刺引流。
-
日常注意:生理性蛙状腹(如婴幼儿)无需干预;病理性患者需低盐饮食、定期复查,避免自行使用利尿剂。
若发现异常膨隆且伴随不适,应尽早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