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多种多样,结合自然材料与实用工具,形成了独特的口腔护理体系:
一、漱口法
-
盐水漱口
古人最早采用盐水漱口,认为其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保持口腔清洁。早在《礼记》中就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记载,说明漱口是古人日常习惯。宋代张杲用酒漱口固齿的案例也证实了其有效性。
-
茶水漱口
茶水因含氟和维生素,可防蛀且清新口气。唐代孙思邈建议用温水加盐漱口,苏东坡则推广用浓茶漱口,去除牙间残渣。
-
酒水漱口
低度酒含酒精,可杀菌防蛀。宋代刘几用酒漱口后保持牙齿健康,苏东坡亦推崇此法。
二、物理清洁工具
-
杨枝牙刷
隋唐时期出现柳枝牙刷,将柳枝浸泡于药水后咬开使用,类似现代牙刷。唐代《外台秘要》记载其可清洁牙齿且留香。
-
骨灰牙膏
2000年前古人用骨灰与酒混合制成牙膏,具有消炎防蛀功效,但现代已较少使用。
三、手动清洁方法
-
揩齿法
用手指或布蘸取盐、药粉等擦拭牙齿表面,秦汉时期已有记载。后发展为用布条或特制工具清洁牙缝。
-
剔牙工具
东吴时期出现牙签雏形,后发展为骨制或竹制牙签,有效清除牙缝食物残渣。
四、其他特色方法
-
中药漱口水 :如用苦参、大黄等草药制成,具有消炎杀菌作用。
-
佛教护齿法 :僧侣用齿木(木制棒)摩擦牙齿表面,同时刮舌清洁,佛教经典《华严经》也记载其功效。
总结
古人通过漱口、工具结合手动清洁等方式保持口腔健康。盐水、茶水、酒水等天然漱口剂被长期使用,柳枝牙刷和揩齿法是早期物理清洁的代表,而中药漱口和佛教护齿法则体现了传统医学与口腔护理的结合。这些方法虽无现代牙膏和牙刷便捷,但展现了古人对口腔健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