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流程可分为以下步骤,综合整理如下:
一、校验前准备
-
自查整改
对比《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年度工作总结、医护人员资质证明、医疗设备清单、院感报告、医疗纠纷处理记录等材料,全面检查是否符合校验标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材料准备
整理以下材料: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
-
年度工作总结
-
医护人员资质证明文件
-
医疗设备清单及检测报告
-
院感报告
-
医疗纠纷处理记录等。
-
二、提交申请
-
在线申请
登录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系统,填写《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上传上述材料并提交。
-
线下申请
携带材料至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窗口提交,部分地区需提前电话预约。
三、审核流程
-
初步审核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检查材料完整性及合规性,出具《医疗机构校验初审意见》。
-
现场核查
初审通过后,进入现场核查阶段,核查人员会检查医疗设施、设备、科室设置、人员资质、医疗服务质量等,依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进行评分(满分1000分,≥800分为合格)。
四、校验结果处理
-
合格处理
校验通过后,医疗机构将收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合格章,可选择以下方式查询结果:
-
登录电子化注册系统查询
-
访问当地行政审批服务官网
-
携带许可证到审批局窗口盖章。
-
-
不合格处理
若校验不合格,需针对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提交申请。整改期间可能暂停部分医疗活动。
五、其他注意事项
-
时间要求 :通常需在校验期满前3个月提交申请,具体以当地通知为准。
-
特殊类型机构 :如放射诊疗机构需额外提交放射诊疗许可证校验材料。
-
年审与校验的区别 :年审是每年定期检查,校验通常每3年进行一次,两者流程有本质区别。
以上流程综合了不同地区的实际操作规范,具体以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