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细则是监理工作的核心操作文件,需根据工程特点和规范要求编制。以下是监理细则的主要内容及编制要点:
一、编制范围与依据
-
适用范围
需编制细则的工程包括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危险性较大、专业性强的工程(如基坑、起重吊装、防水工程等)。
-
编制依据
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及工程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编制。
二、核心内容结构
-
专业工程特点
说明工程的技术难点、质量风险及控制要点(如土方工程需控制边坡稳定性)。
-
监理工作流程
明确各阶段工作顺序及关键节点(如基础工程完成后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
工作要点
突出质量、安全、进度控制的关键环节(如材料进场检验、隐蔽工程验收)。
-
工作方法及措施
采用旁站、平行检验、见证取样等具体方法,并制定应急预案(如恶劣天气施工措施)。
三、关键编制要求
-
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细化监理措施,确保措施可落地执行。
-
动态调整机制
工程进展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修改细则,但需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
文档管理
与监理规划形成联动,形成完整的技术档案体系。
四、常见工程领域细则示例
-
基坑工程 :需编制专项方案及实施细则,重点控制边坡支护、降水措施。
-
防水工程 :强调材料验收、施工工艺(如卷材铺贴)及闭水试验流程。
-
钢结构工程 :关注焊接工艺、材料性能检测及安装精度控制。
五、附则
细则需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作为监理人员现场工作的指导文件。未按照规范编制或擅自调整细则的,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通过系统化编制监理细则,可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水平,降低质量风险,确保工程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