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回填土规范要求主要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压实标准及质量检测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材料选择要求
-
土料等级
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其颗粒摩擦力大,能承受荷载。山区道路可采用天然砂卵石土,但需级配合适并处理后使用。
-
禁止使用土料
-
淤泥、淤泥质土、膨胀土、含水溶性硫酸盐>5%、含水量不符合压实的黏性土。
-
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等有机物及腐殖质含量>5%的土,仅限无压实要求区域使用。
-
盐渍土(含盐晶/盐块)及强膨胀土未经处理不得直接使用。
-
-
特殊土质处理
-
软土地区经处理含水量符合要求的可作次要填方,但需检测CBR值。
-
高液限高塑限粘土(液限>50、塑性指数>26)需掺石灰等改良后使用。
-
二、施工工艺要求
-
分层填筑
-
每层厚度根据土质和压实设备确定,虚铺厚度≤200mm。
-
不同土质分层填筑,尽量减少层数,总厚度≥50cm。
-
-
压实方法
-
优先采用振动碾压,最大粒径≤层厚2/3或3/4。
-
粘性土含水率需控制在最佳范围,避免弹簧土或开裂现象。
-
人工夯实适用于小面积或特殊土质,虚铺厚度<200mm。
-
-
基坑处理
-
清除基底垃圾杂物,修复地下防水层及保护层。
-
保证基底压实度,必要时翻松晾晒或掺干土。
-
三、压实标准
-
快速路/主干路 :回弹模量≥3MPa。
-
次干路/支路 :回弹模量≥2MPa。
-
零填顶面 :压实度≥95%,不符合时翻松再压实。
四、质量检测与验收
-
含水率检测
- 采用手握成团、落地开花判断,偏差需调整含水量后重新压实。
-
密实度检测
-
通过钻探取样检测CBR值,未达标段需换填。3. 隐蔽工程验收
-
基础、地下构筑物及防水层需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填筑。
-
五、其他注意事项
-
湿陷地区填方应设置排水设施,避免地表水渗入。
-
大型土方工程需分段施工,相邻段交接处错峰作业。
以上规范需结合具体工程地质条件调整,施工前应编制详细设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