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实行全省统一覆盖范围、缴费标准及待遇水平,重点解决“看病贵”问题,涵盖住院、门诊、大病保险等保障,支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关键亮点包括财政补贴逐年提高、贫困人口参保倾斜、电子凭证便捷使用。
一是覆盖全体城乡居民。政策面向安徽户籍的未参加职工医保人员,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学生儿童及新生儿。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可凭居住证参保,确保“应保尽保”。二是实行个人缴费与财政补助结合。例如2023年个人缴费标准为380元,财政补助不低于640元/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群体享受全额或部分代缴优惠。三是住院报销比例分级设定。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政策内报销达85%,三级医院约65%,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约30万元。四是大病保险“二次报销”。参保居民经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合规费用超1.5万元部分按60%-80%比例再次报销,特困人员起付线降低50%。五是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参保人员通过“皖事通”APP或医保窗口备案后,可在全国联网医院实现住院费用即时结算,门诊费用跨省结算试点同步推进。六是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居民激活电子凭证后,可通过手机完成挂号、缴费、报销等全流程操作,减少实体卡使用不便。
安徽居民应于每年9-12月集中缴纳次年医保费用,避免断保影响待遇。政策细则可通过“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及时了解门诊慢特病目录调整、报销比例变化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