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基数已确定,本次调整覆盖全省约580万退休职工,基数较2023年增长6.8%,采用“定额+挂钩”双轨计算模式,补发差额将于10月底前完成。新基数将直接影响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核算,确保退休待遇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
一、基数调整背景与标准
安徽省2024年养老金计发基数由人社厅根据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物价指数及社保基金结余综合测算确定,较2023年的基数(原为7980元/月)上调至8520元/月。该基数适用于2024年1月1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以及需重新核算待遇的“退休中人”。
二、计发公式与计算方式
基础养老金计算采用“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过渡性养老金则按“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年限×1.3%”核算。例如,缴费30年、平均指数1.2的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为8520×(1+1.2)/2×30×1%=2755元/月,较调整前增加约173元。
三、补发范围与时间安排
2024年1月后新增退休人员将直接按新基数核发待遇,2023年12月前退休且未参与今年调待的“退休中人”需补发差额。补发金额按退休月份逐月计算,10月起通过社保卡一次性发放,人均补发额预计在800-1500元区间。
四、差异化调整与倾斜政策
高龄退休人员(70周岁以上)、艰苦边远地区退休职工及企业军转干部享受额外倾斜,计发比例提高0.1%-0.3%。合肥、芜湖等一类地区基数上浮5%,其他地市按省级标准执行。
退休人员可通过“皖事通”APP或社保经办机构查询个人计发明细,重点关注缴费年限、指数核算等关键数据。建议及时更新社保卡银行账户信息,确保补发金额准确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