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造影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并拍摄眼底血管动态图像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视网膜、黄斑等眼底疾病。其核心价值在于精准显示血管异常(如堵塞、渗漏)、定位病变范围(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评估治疗效果(如激光术后恢复),且无需住院,门诊即可完成。
-
核心原理
造影剂(如荧光素钠)注入肘静脉后,随血流到达眼底血管,通过专用摄像机捕捉荧光显影。不同于X光造影,它利用可见光直接成像,无辐射风险,可清晰呈现视网膜动静脉循环状态及脉络膜异常。 -
适用疾病
- 血管性病变: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发现无灌注区);
- 黄斑疾病:老年性黄斑变性(区分干湿型)、中心性浆液性病变;
- 炎症与肿瘤:葡萄膜炎渗漏评估、脉络膜肿瘤血供分析。
-
检查流程
- 术前准备:散瞳药扩大瞳孔,皮试排除过敏;
- 术中配合:注射后按指令转动眼球,配合拍摄(约30分钟);
- 术后注意:多喝水加速造影剂排泄,短暂皮肤发黄属正常现象。
-
安全提示
严重肝肾疾病或过敏体质者需谨慎,检查后避免驾车(散瞳影响视力)。极少数可能出现恶心或过敏反应,但急救措施完备。
眼底造影是眼科诊断的“黄金标准”,尤其对隐匿性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若出现视物变形、不明视力下降,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此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