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神经性疼痛是一种由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异常引起的慢性疼痛,主要表现为灼烧感、刺痛、麻木或电击样疼痛,常见于糖尿病、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患者。这种疼痛不同于一般组织损伤引发的疼痛,具有持续时间长、治疗难度大的特点。
-
典型症状表现
患者常描述为下肢持续性的烧灼痛、针刺感,夜间疼痛加剧,可能伴随皮肤敏感(轻触即痛)或感觉减退。部分患者会出现肌肉无力或反射减弱等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
主要致病原因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占比最高)
-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
- 坐骨神经受压迫或损伤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创伤或手术后神经损伤
-
诊断与鉴别要点
需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确认神经传导异常,结合MRI排除脊柱病变。需与血管性疼痛(如间歇性跛行)、肌肉劳损疼痛区分,后者通常伴随活动受限而非感觉异常。 -
阶梯治疗方案
- 一线用药: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抗神经痛药物
- 二线治疗: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或局部利多卡因贴剂
- 顽固性疼痛可考虑神经阻滞或脊髓电刺激疗法
- 物理治疗(如经皮电刺激)联合维生素B族辅助修复神经
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患者需避免久坐、控糖、戒烟酒等诱因。若下肢突发剧烈疼痛伴肌力下降,提示急性神经压迫,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