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水泡音(湿啰音)是气流通过含液体的呼吸道时产生的异常呼吸音,提示肺部或心脏疾病,常见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水肿等,需结合发热、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综合判断,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
典型表现
听诊似水泡破裂声,分粗、中、细三类:粗湿啰音如“呼噜声”,多见于昏迷或重症;细湿啰音高调细碎,类似捻发,见于肺纤维化或心衰;中等湿啰音介于两者之间。 -
常见病因
- 肺部疾病:肺炎(链球菌感染多见)、支气管扩张(咳脓痰、咯血)、肺结核(低热、盗汗)。
- 心脏疾病:急性左心衰(粉红色泡沫痰、大汗)、肺水肿(突发气促)。
- 其他:石棉肺、间质性肺病等职业或环境暴露疾病。
-
诊断与治疗
- 检查:听诊初步判断,结合胸片、CT、痰培养、血常规等明确病因。心衰需查利钠肽。
- 治疗:针对原发病,如抗生素抗感染(肺炎)、利尿强心(心衰)、抗结核(肺结核),重症需手术或支持治疗。
-
日常提示
戒烟酒、避免粉尘暴露,心衰患者控制血压血糖,接种肺炎疫苗。若长期咳嗽、气短或听诊异常,尽早就诊呼吸科或心内科。
总结:双肺水泡音是疾病信号,及时排查病因是关键,规范治疗多数可缓解,拖延可能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