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髓完全性损伤不属于正常生理状态,而是由外伤或疾病导致的严重脊髓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且恢复可能性极低。 其典型特征包括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呼吸肌麻痹等,需紧急医疗干预以稳定生命体征。
-
定义与病理机制
颈髓完全性损伤指脊髓横断性损害,导致损伤平面以下所有神经信号传导中断。常见于车祸、高处坠落等外力导致的颈椎骨折或脱位,脊髓组织出现不可逆的出血性坏死,继发水肿和缺血进一步加重神经损伤。 -
临床表现
患者立即出现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丧失(如四肢瘫痪)、痛温觉消失及括约肌失控。上颈髓损伤(C1-C4)可能因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下颈髓损伤(C5-T1)则表现为上肢弛缓性瘫和下肢痉挛性瘫。肛门指检无感觉与括约肌收缩是确诊关键依据。 -
治疗与预后
目前尚无根治手段,早期手术减压和脊柱固定可防止二次损伤,但神经功能恢复概率不足20%。康复治疗侧重预防并发症(如压疮、肺炎),通过辅助器械改善生活质量。干细胞疗法等新技术仍处于实验阶段。 -
与不完全性损伤的差异
不完全性损伤保留部分神经功能(如骶段感觉或运动),恢复潜力较大;完全性损伤则无任何功能残留,且脊髓休克期后可能进展为痉挛性瘫痪。
提示: 若疑似颈髓损伤,务必固定头颈部并立即送医,避免搬运不当加重损伤。完全性损伤患者需终身康复支持,家庭与社会关怀对心理重建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