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胸水是指胸腔积液中红细胞含量显著升高(红细胞比容>50%),主要病因包括胸部外伤、恶性肿瘤侵犯胸膜、自发性气胸血管破裂、结核性胸膜炎或胰腺疾病等,需根据原发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 外伤性因素:胸部撞击、刀刺伤或肋骨骨折可能导致肋间动脉、胸主动脉等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胸腔形成血性胸水,常伴随急性呼吸困难或休克。
- 恶性肿瘤:肺癌、胸膜间皮瘤或转移癌(如乳腺癌、淋巴瘤)侵犯胸膜血管时,癌细胞直接侵蚀血管引发渗血,胸水增长迅速且多为暗红色。
- 自发性气胸:胸膜粘连带的血管破裂会导致突发胸痛和大量血性积液,常见于年轻患者,需紧急处理以防失血性休克。
- 结核或炎症:结核性胸膜炎可引起胸膜毛细血管渗血,胸水呈淡红色;胰腺假性囊肿破裂时,胰酶刺激胸膜也可能导致血性积液。
- 其他疾病: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破裂或血液病(如凝血功能障碍)也可能引发血性胸水,需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鉴别。
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或咯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延误治疗。早期诊断和针对原发病干预(如抗结核、化疗或手术止血)是改善预后的关键。